正念(Mindfulness)是一种注重当下、接受和非判断性的注意力集中方法,它来源于佛教的禅修传统,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心理治疗和身心健康领域。
正念是一种训练注意力和意识的技巧,通过观察自己的思维、情绪、感觉和身体反应等,让自己更加意识到当下的经验,而不是被过去或未来的事情所困扰。正念的目标是让人们更加关注当下的经验,减少焦虑和烦恼,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。
正念练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,例如呼吸练习、身体感知、静坐冥想、行走冥想等。正念的核心是“接受和非判断性”,即不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评论或评价,而是以一种开放、好奇和友善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经验。
正念已经被证明对于缓解焦虑、抑郁、压力和其他心理问题非常有效。如果你感到焦虑或烦恼,可以尝试一些正念练习,或者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,以获得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支持。
佛教中的禅是什么
禅(Zen)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,也是一种精神境界。它起源于中国唐代,并传入日本、朝鲜等国家。禅修的目的是通过专注和冥想,达到开悟和解脱的境界。
禅修主要通过静坐冥想来实现,禅修者通常坐在禅床或垫子上,保持身体直立,双目微闭,集中精神,放空自我,消除杂念,直面内心。禅修的核心是专注于当下,不执着于过去和未来,只关注当下的呼吸、感觉和思维等。
禅修强调在冥想中放松身心,达到心灵的安宁和平静,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,减轻焦虑和压力等负面情绪,促进身心健康。
禅修在佛教中被认为是一种修行的方式,它不仅是一种冥想技巧,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。禅修者强调体验当下,关注自我,珍视自然,尊重他人,以及追求内在的平静和无我境界。
很多人在禅修中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,不少人也将禅修融入到日常生活中,成为生活的一部分。